| |
| 為了生命線的暢通 用行動詮釋忠誠 |
|
| 中國雜志網 |
發布時間:2010/8/10 星期二 下午 3:33:56 |
瀏覽次數:12275 |
|
| 關鍵字:
|
玉樹地震,全國馳援。來自于四面八方的救援人員和物資能否順利迅速的到達災區,公路順暢至關重要。但因山體滑坡、塌方、落石造成數量巨大的土石堆積在公路上,通往玉樹的國道214線雁口山至結古段、安不線安巴拉至歇武段、省道308線哈秀山、隆寶鎮路段,省道309線嚴重受阻。在這危急關頭,總段長韓進輝帶領玉樹公路總段廣大干部職工團結協作,頑強拼搏,不惜揮灑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最短的時間搶通了國省干線公路,全力保障了抗震救災生命線的安全暢通。 搶通是公路人的職責 災情就是命令,搶通就是天職,這是一場與時間展開的賽跑。當天上午地震發生后,按照省交通廳抗震搶險指揮部的安排部署,總段迅速啟動了公路災害搶險保通應急預案,韓進輝從省廳開完會就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詳細安排部署防震搶險保通工作,成立了總段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和搶險保通指揮部,組建了搶險保通、災情信息、宣傳報道、后勤保障等幾個工作小組。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及時掌握情況,迅速上報受災信息。總段黨委一班人進行了臨時分工,隨即他便帶領相關人員趕赴災區。在震后不到一個小時,在他的統一安排部署下,便組成七個搶險保通突擊隊,并抽調技術人員對管轄路段公路橋梁、涵洞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對地震發生后的公路交通采取了必要的防范和處置措施,并在重點山頭、重點路段的急彎、塌方路段設立了醒目的標志牌,組織職工及時上路清理塌方,確保公路安全暢通。 G214線是連接玉樹災區的“生命線”,能不能在第一時間確保“生命線”的安全暢通,為救災部隊、救援物資、醫療救援隊順利到達災區提供良好的公路通行條件,關系到抗震救災取得決定性勝利,關系到災后新牧區、新玉樹的建設,關系到民族地區的團結與穩定。災情發生后,他迅速組織總段機關、結古、花石峽、囊謙、黃河沿公路段、雜多養護項目部、治多養護項目部所有干勤人員和一線養護職工450人,緊急調集各類機械設備80余臺(輛),成立6個抗災保通突擊隊于第一時間趕赴災情現場,投入搶險保通和抗震自救工作中去。同時又組成3個突擊隊,與省收費公路管理處、武警交通一支隊和省公路建設總公司救援隊密切配合,共同組成了800余人的抗震保通突擊隊,在省交通廳楊伯讓廳長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在長達近100公里的“長蛇陣”上拉開了清塌方、除路障、搬石塊的搶險保通序幕,特別是對造成交通中斷、塌方嚴重的東線﹙通天河至結古﹚K784+800—K785+100、 K798+100—+260、K803+050—+150、K804+600—+850、K809+300等50余處;南線﹙西杭至巴塘機場﹚K815+700—+850、K816+900—K817+080、 K822+200—+400、 K826—K827等30余處大面積塌方、落石進行了全力以赴的清理,共清理塌方40000M3。作為公路人不負使命,在他的帶領下,總段全體干部職工舍小家、顧大家,冒著余震頻發、滑坡落石不斷的危險,克服機械設備不足、油料缺乏、食品短缺、高寒缺氧、人員連續疲勞作戰等種種困難,連夜進行搶險保通,機械操作人員駕駛裝載機清理塌方、落石堆積物,開通被阻道路;養路職工揮舞著鐵鍬洋鎬,爭分奪秒地清除道路塌方,被阻公路艱難地一米一米向前延伸。最終至15日凌晨5時兩線全部實現雙向通車,為國務院和青海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前往抗震救災現場及第一批救援物資運進災區創造了條件,搶險保通初戰告捷。 搶通攻堅戰全面鋪開 緊急的搶通部署有了階段性成果,隨著源源不斷的救災物資陸續抵達玉樹災區,G214線作為抗震救災物資運輸的生命線,所承擔的保障暢通使命顯得更為重要。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和胡錦濤總書記在玉樹指導抗震救災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總段繼續按照“保重、保主、保通”的原則,對G214線K750—K960,S308安不線安巴拉山至歇武、結古至曲瑪萊,S309多雜線三條道路搶通攻堅戰全面鋪開。并及時進行橋涵隱患排查,加固受損橋梁和涵洞。15日,韓進輝帶隊負責S308線保通工作,他率領180名保通人員,裝載機3臺,不顧余震和落石帶來的危險,對治多哈秀山、紅土山、隆寶鎮前后路段的塌方、涵洞坍塌進行了突擊性保通,此時天上下著大雨,公路旁的山體在不斷的余震中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公路上只容得下一臺裝載機清理塌方,在清理塌方的過程中,舊的塌方尚未清除,新的塌方又涌上公路,給原本就十分艱巨的搶修工作增加了難度。搶險隊員們在險象環生的處境下冒著生命危險奮力搶險,連克兩處大型塌方,由于管養路段依山傍水,地勢險要,作業面狹窄,加之地處高寒多雨,氣候惡劣,余震不斷,落石、滑坡不斷發生,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搶通道路,他身先士卒,帶領職工們不顧個人安危,冒著生命危險,帶頭沖鋒在前,肩扛手抬,連續奮戰,反復作業,終于在15日晚9時將該路段搶通,共清理塌方10200m3。4月19日晚-20日晨,由于受冷空氣影響,青南地區出現小到中雪天氣,致使玉樹公路總段管養的G214線額拉山至長石頭山段路面積雪8—10公分,黃河沿至野牛溝段、查拉坪至巴顏額拉山路段積雪4公分,雁口山至結古地區路段積雪3公分,積雪路段達到近400公里,給大批量救災物資車輛的順利運行帶來了一定影響。得知災情后,他顧不上休息,簡單泡一包方便面,抓起一瓶礦泉水,又馬不停蹄地前往積雪路段視察交通通行情況,并組織養護職工撒鋪防滑料,抓緊處置積冰積雪。共清理積雪19.2萬M3,撒鋪防滑料317 M3,砸除涎溜冰135 M3,確保了通往災區“生命線”、“希望線”、“保障線”的安全暢通。 趁熱打鐵,他又開始積極組織人力、機械逐步向重點鄉鎮的農村公路搶通推進。按照總段制定的“保內、援外”并重的保通方針, 4月18日上午10時,總段突然接到安沖鄉黨委政府的電話,原來是該鄉道路發生嚴重塌方,巨大的落石將道路阻斷,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給總段打來求救電話。得知消息后,他毫不猶豫的說:“沒問題,不管是國省干線,還是農村公路,都是災區牧民群眾報以生存的希望之路,我們將會全力以赴打通該路段,請你們放心”。隨后他立即調動離該鄉路段最近的保通隊伍治多養護項目部69名抗災保通隊員,裝載機4臺、農用車5輛,對該鄉國昌村路段發生的嚴重山體滑坡、塌方、落石造成的交通中斷,進行了不間斷保通搶修,隨后又轉至哈秀鄉K20-K23路段處治塌方,通過連續作戰、奮力搶通至當日晚20:30分兩條道路被搶通,共累計清除塌方、落石6760m3,保證了救災物資的順利到達,為快速救援贏得了時間。 用行動詮釋忠誠 地震發生后,作為玉樹公路的當家人,災情的嚴重性,公路保通的迫切性,讓韓進輝果斷地與其他領導碰頭后,立刻啟動了公路重大災害應急預案。這時,電話響了,廳長楊伯讓急促地指示他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玉樹抗震救災,搶通公路。臨危不亂,表現出的鎮定,使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生命線的暢通和養護職工生命的安危。他沒有回家,只是讓人給他帶了幾副藥,因長期在高原工作、生活,他患上了嚴重的高原性耳鳴,身體還有多種高原疾病。前不久年邁的老父親因病不幸去世,按照他們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此時的他本應該在家為過世的老父親守孝祭靈,但是玉樹發生了地震,為了確保通往災區的 “生命線”、“保障線”暢通,他毅然決定地選擇了奔赴一線指揮搶險保通。面對地震災難并沒有把他擊垮,反而讓這位年過五旬的老公路人愈發沉著、愈發堅強。在救援現場,他強忍病痛,徒手奮力挖掘;在保通一線,他身先士卒,從容指揮;在坍塌的辦公樓前,他為失去同事萬分悲痛。地震發生以來的十多天里,沒日沒夜地操勞奔波,每天平均工作時間都在16個小時左右,有時連續工作達旦通宵,嚴重的體力、腦力透支,使他的耳鳴不斷發作,腿關節異常的疼痛,但他仍然與普通職工一起同吃同做同勞動,喝一口熱水、吃一口熱飯,躺下來休息一下更是一種奢望。對同事的哀思、搶險保通的責任、災后重建的希望……一切的一切都化為無盡的動力,激勵著他和他的職工為了生命線的暢通夜以繼日、無私無畏地奉獻著。在S308線“保障線”打通后,機關運送物資到玉樹,妻子在電話里問他急需要什么,已被折磨得異常清瘦的他說: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把我的耳鳴藥和穿的布鞋帶來就行! 從地震發生的當天到現在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韓進輝同志率全體干部職工臨危不懼,沖鋒在前,始終堅持站在公路保通保障的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共產黨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以無畏的行動詮釋了他對黨、對事業的無限忠誠。
|
|
| 來源: 年期 |
|
|
| |
|
| 雜志目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