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特別是民營企業老板,應當講究自我修養,注重自我修養,并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修養,具備主流的價值取向、客觀科學的判斷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一,老板要有主流的價值取向。老板的價值取向決定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如果老板制假販假,企業經營理念就必然是見錢眼開,不管是黑錢、昧心錢,是錢就賺。表面看,老板賣的是商品或服務,實質上,老板把良心、道德和社會責任論斤論兩地賣了。這樣的老板再多,也不是主流,也形成不了主流文化或主流的價值取向。判斷老板的主流價值取向的標準,首先看老板的經營理念和目標市場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和社會道德。其次看老板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最后看老板的決策力、執行力和競爭力是否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發展,保證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老板要有客觀、科學的判斷力。老板對事物要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要善于發現市場的機遇和危機,要善于發現企業已經出現的,或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并能客觀、科學地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而且還能采取有效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老板如何培養這個能力呢? 一要注意學習。老板要堅持不懈地學習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特別是要學習稅務、財務、勞動、保險常識。要知道企業所涉及到的稅制、稅種、稅率,要會看財務報表,知道企業成本構成和能夠形成合法成本的具體要求,例:廣告費、餐費、宣傳費、會議費等進賬的比例或相關要求。要熟悉勞動法關于解聘員工的規定,要熟悉或掌握企業經營管理流程或工藝流程。如果是外行,要盡快變成內行。 二要善于利用“外腦”。老板除身邊必要的專業技術人員外,還要主動地、虛心地結識或聘請學院派專家和與企業項目相關的業內專家。例:講師、教授、會計師、資產評估師、房地產估價師、律師等。通過專家提供的專業幫助,提高自己的判斷力;通過專家對企業進行診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要善于分辨是非。老板要從實際出發,注重適用性和實效性,要結合企業狀況,有條件地吸收或借鑒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專家的意見或建議眼前做不到的,作為遠期目標;專家的意見或建議能立竿見影的,就直接采納,不要在反復驗證中失去最佳機會。要懂得學習別人是為了補充自己的不足,把專家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另外,老板不能脫離企業實際空談理論。因為老板這個群體不是產生理論家的主要群體,成為理論家的老板畢竟不多。 第三,老板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老板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要品行端正,德行并重,義利兼顧,講究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把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把個人的富裕與人民的富裕結合起來。一些老板不講究修養,沒有脫離低級趣味,富了就人前顯貴,一擲千金,追求吃喝玩樂,講究酒色財氣。雖然他的企業依然做得很好、很大、很強,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不值得廣大老板效仿。 修養是悟性、德行、智慧和毅力的集中體現。無論是什么行業、什么階段的老板,都要積極倡導修養,講究修養,做個優秀的老板。
|